當港澳遇上台灣時期的蔣經國 — — 《蔣經國的台灣時代》讀後感

馬有史
May 26, 2021

--

《蔣經國的台灣時代》封面,圖片來源:博客來

非會員連結

2020年,《蔣經國日記》正式在美國「胡佛研究所」對外公開,毫不意外地引起各界熱烈的討論。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林孝庭以《蔣經國日記》為基礎,出版《蔣經國的台灣時代》一書,帶領讀者認識蔣經國在台灣的歲月。

林孝庭新書「厚實」,討論了眾多關於蔣經國在台灣的重要事件,例如小蔣接班人、小蔣後期多起白色恐佈案件(如「林宅血案」)等,相信都是各位讀者感興趣的議題。不過今天筆者要分享的,反而是關注度較低,較少人討論的議題,就是台灣時期的蔣經國與港澳的淵源。

說起蔣經國與港澳的淵源之前,先簡單說說小蔣早年的人生經歷。

1925年,年僅15歲的蔣經國被送到蘇聯留學,然而誰也沒想到這一送就是十多年。1937年,蘇聯因為需要聯合蔣介石對抗日本,決定允許已在蘇聯讀書、工作、甚至結婚生子的小蔣回國。蔣經國這段異國生活不但形塑出沉默寡言等個人性格,也因為長期在基層工作,深刻體會到平民百姓生活之苦,讓他日後從政更能明白民生所需。

蔣經國回到中國後,老蔣安排兒子在江西政府任職。當日軍逐漸逼近江西,小蔣遷到重慶,被安排到「三民主義青年團」工作。1948年,老蔣特意派小蔣到上海整頓經濟,面對極為嚴重的通貨膨賬,小蔣上任時曾豪言「寧使一家哭,不使一路哭」,決心大刀闊斧進行改革,可惜最後仍然敵不過孔宋家族等既得利益集團,黯然下台。這段中國從政的經歷同樣深刻影響蔣經國往後在台灣的工作,他不時會在日記中回想起在中國種種挫敗,提醒自己要緊記當時的教訓。

1950年,國民黨敗退台灣,小蔣亦因此來到台灣這個猶如他人生第二個故鄉的地方。來到台灣後,老蔣再次委派一個艱巨的工作予小蔣 — — 整頓情治系統。當時中國各省市的情治人員通通來到台灣,這批人大致又可分為「中統」與「軍統」兩大系統,前者主要由陳立夫、陳果夫兩兄弟為首,但陳立夫不久被迫離台赴美,陳果夫又因病去逝,「中統」對小蔣不成威脅;後者則由「特務王」戴笠一手建立,戴死後由其手下毛人鳳接手,他是小蔣掌管情治系統的最大阻礙。如1951年毛的手下策劃綁架小蔣,企圖假裝營救小蔣來建功與立個下馬威,事件最後被小蔣手下發現,但老蔣因不願引起「軍統」反彈而決定輕輕放下。此事可見小蔣要做一個「特務頭子」並非單靠「父幹」就可以輕易擔當起來。

雖然蔣經國接掌情治工作不是一帆風順,但當他接下這個工作,卻神奇地與數百公里外的港澳兩地產生連結。當時台灣為了反攻大陸,派了不少特務在港澳潛伏,一來收集中國情報,二來策動破壞行動。台灣經常利用港澳對中國發動所謂「敵後行動」的破壞行動,但多數以失敗告終(如本人曾寫的羅金勝事件)。1960年,小蔣在日記中記下十年來的情報工作,提到這段時間共派了五千多名特務前往中國大陸,竟高達二千六百名特務「失事」,足見大陸任務之凶險程度。

儘管發動「敵後行動」犧牲了不少特務同志且成效不明,但小蔣並沒有輕易放棄,於1960至1964年再督導多起「敵後行動」計劃,其中1962年代號為「野龍」的計劃與港澳最密切。「野…

--

--